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刘孝光:内科常见病找上门前,身体会偷偷发出这些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   
2025-08-01  中原健康网   

  健康大河南讯:(文│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刘孝光)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没做什么体力活,却整天疲惫不堪;突然开始频繁头痛,吃了止痛药也不见好;肠胃三天两头 “闹脾气”,腹泻、腹胀交替出现…… 这些看似普通的身体不适,很可能是内科常见病发出的预警信号。

  很多内科疾病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小病可能拖成大病。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常见的身体异常表现,以及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的内科疾病。

  一、消化系统:肠胃 “闹情绪”,可能暗藏隐患

  1. 反复腹痛、腹泻

  吃坏肚子偶尔腹痛腹泻很正常,但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比如每周都有几次腹痛,大便不成形,还伴有黏液或血丝,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肠道炎症在作怪,像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不仅会长期腹痛腹泻,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另外,肠易激综合征也很常见,这种病和情绪、饮食关系密切,压力大、吃了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就会加重,表现为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 烧心、反酸

  经常在饭后感觉胸口火辣辣的,有一股酸水往上涌,这就是烧心、反酸的症状。很多人觉得这是吃多了不消化,其实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正常情况下,胃里的食物不会反流到食管,但当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酸就会反流上来,灼烧食管,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食管炎、食管溃疡,甚至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3. 食欲减退、体重骤降

  如果最近突然对美食失去兴趣,吃啥都没胃口,而且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了 5% 以上,比如原本 60 公斤,突然降到了 57 公斤以下,一定要重视。这可能是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表现,像胃癌、肠癌,肿瘤在体内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肝病等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二、呼吸系统:呼吸不畅,警惕肺部问题

  1. 持续咳嗽、咳痰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如果咳嗽持续三周以上,尤其是伴有咳痰,痰中带血,就要小心了。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一周左右就会好转,如果长时间不好,可能是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结核、肺癌。特别是有吸烟史的人,一旦出现刺激性干咳,或者咳嗽性质发生改变,比如从偶尔咳嗽变成频繁咳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2. 气短、呼吸困难

  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比如爬两层楼就喘不上气,甚至在休息时也感觉呼吸费力,这可能是肺部疾病或心脏疾病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有这种症状,他们的肺部功能逐渐下降,呼吸越来越困难;心力衰竭患者也会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肺部淤血,出现气短、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不能平卧,需要端坐呼吸。

  三、心血管系统:心脏 “不听话”,危险信号要牢记

  1. 心慌、心悸

  突然感觉心脏 “砰砰” 乱跳,或者心跳忽快忽慢,这就是心慌、心悸的表现。偶尔一次可能是情绪激动、喝咖啡或浓茶引起的,但如果频繁发作,就要警惕心律失常。比如早搏,患者会感觉心脏突然 “漏跳” 一下,随后又快速跳动;房颤患者则会感到心跳毫无规律,心慌的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乏力。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2. 胸闷、胸痛

  胸闷、胸痛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很多人容易忽视。如果胸痛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几分钟就能缓解,这可能是心绞痛,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果胸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很可能是心肌梗死,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需要立即拨打 120 急救。此外,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疾病也会引起剧烈胸痛,这些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必须及时诊断和治疗。

  四、内分泌系统:代谢紊乱,身体发出 “异常信号”

  1.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却下降

  如果突然变得特别能吃、特别能喝,上厕所的次数也明显增多,但体重却不断下降,这可能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糖分从尿液中排出,带走大量水分,就会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同时,身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就会消耗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体重下降。

  2. 怕冷、乏力、体重增加

  和糖尿病相反,如果经常感觉怕冷,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手脚冰凉,整天没精神,乏力嗜睡,体重还莫名其妙地增加,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能调节身体的代谢,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速度变慢,身体产热减少,就会出现怕冷、乏力的症状,同时水分和盐分在体内潴留,导致体重增加。

  五、其他系统:这些异常也不容忽视

  1. 关节疼痛、肿胀

  关节疼痛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觉得是受凉、劳累引起的,休息一下就好了。但如果关节疼痛持续不缓解,还伴有肿胀、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明显,活动后才能缓解,这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逐渐侵蚀关节,导致关节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外,痛风也会引起关节疼痛,尤其是大脚趾关节,疼痛剧烈,关节周围红肿发热,这是由于体内尿酸过高,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的。

  2. 皮肤发黄

  如果发现自己的皮肤、眼睛发黄,尿液颜色也变深,像浓茶一样,这可能是黄疸的表现。黄疸通常是肝脏、胆囊或胰腺疾病引起的,比如肝炎、胆囊炎、胰腺癌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

  身体是最诚实的 “报告员”,每一个细微的异常信号,都可能是健康发出的预警。当这些信号出现时,千万不要忽视,更不要自行判断用药。及时去医院检查,让专业的医生帮你找出病因,才能防患于未然。记住,关注健康,从重视身体的每一个小变化开始!


[责任编辑: 孟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