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李祖威:管好血脂,守护健康;人人都该知道的降脂指南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   
2025-08-01  中原健康网   

  健康大河南讯:(文│封丘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李祖威 )体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指标里,“血脂” 二字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很多人觉得血脂高不过是身体里 “油” 多了点,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有人查出高血脂后依旧大鱼大肉、熬夜不动。可你知道吗?血脂一旦失控,就像在血管里埋下 “定时炸弹”,会悄悄侵蚀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引发一系列致命疾病。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血脂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简单实用的管理方法。

  一、血脂:身体里的 “双面使者”

  血脂,简单来说就是血液里的脂肪,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它们就像身体里的 “搬运工”,胆固醇是合成细胞膜、激素的重要原料,甘油三酯则负责储存和提供能量。听起来是 “好帮手”,可一旦它们的数量和比例失衡,就会从 “功臣” 变成 “敌人”。

  当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被称为 “坏胆固醇”)过高,就像往血管里倒了一堆 “垃圾”。这些 “坏胆固醇” 会在血管壁上沉积,慢慢形成斑块。斑块越长越大,会让原本光滑、通畅的血管变得狭窄,阻碍血液流动;更可怕的是,斑块还可能破裂,引发血栓,就像水管突然被堵死,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疾病。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能把血管里的 “垃圾” 运走,保护血管健康。所以,血脂管理的关键,就是让 “坏胆固醇” 降下去,“好胆固醇” 升上来。

  二、血脂异常:悄无声息的健康 “杀手”

  血脂异常就像个 “沉默的刺客”,初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体检时才发现自己血脂超标。但等身体出现头晕、胸闷、视物模糊等不适,血管可能已经 “千疮百孔”。长期高血脂会引发多种严重疾病:

  1.冠心病:心脏的血管被斑块堵塞,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就会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2.脑梗死:大脑血管被血栓堵住,部分脑组织因缺血坏死,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严重者可能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3.脂肪肝: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引发脂肪肝,长期发展还可能演变成肝硬化。

  4.胰腺炎:甘油三酯过高时,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更可怕的是,血脂异常还会和高血压、糖尿病 “狼狈为奸”,加速血管病变,让患病风险成倍增加。所以,管好血脂,就是在为全身健康 “上保险”。

  三、科学管理血脂:从生活点滴做起

  1. 吃对食物:给血管 “大扫除”

  饮食是影响血脂的关键因素。想降血脂,先学会 “吃减法” 和 “吃加法”。

  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像炸鸡、薯条、动物内脏、奶油蛋糕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要尽量少吃。炒菜时少放油,多用蒸煮炖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煎。

  多吃降脂 “明星食材”: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每天至少吃够 5 种蔬菜和 2 种水果;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全谷物含有 β- 葡聚糖,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富含 Omega-3 脂肪酸,可降低甘油三酯;豆类、坚果(如杏仁、核桃)营养丰富,适量食用有助于调节血脂,但坚果热量高,每天一小把即可。

  控制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要少喝可乐、奶茶等高糖饮料,少吃糖果、糕点。

  2. 动出健康:让脂肪 “燃烧起来”

  运动是天然的 “降脂药”。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每分钟 100 - 120 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时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能正常交谈,就达到了中等强度。也可以搭配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消耗更多脂肪。哪怕工作再忙,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活动,比如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提前一站下车步行。

  3. 戒掉坏习惯:别让血脂 “雪上加霜”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让 “坏胆固醇” 更容易沉积。戒烟、限酒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此外,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脂质代谢,每天尽量保证 7 - 8 小时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充分休息。

  4. 定期体检:掌握血脂 “动态”

  建议 20 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检测一次血脂;40 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检测一次;有家族高血脂病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人群,更要增加检测频率。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或进行药物治疗。

  5. 遵医嘱用药:必要时的 “强力外援”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 3 - 6 个月,血脂仍不达标,或本身患有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等。药物治疗不能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监测药物副作用。

  四、走出误区:血脂管理的“避坑指南”

  误区1:瘦人不会高血脂

  血脂异常与体型无关,瘦人也可能因遗传、代谢问题导致血脂高。

  误区2:吃素就能降血脂

  素食者若摄入过多精制碳水(如白米饭、面条),可能转化为甘油三酯。

  误区3: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蛋黄含胆固醇,但同时也含卵磷脂,有助于脂质代谢。健康人每天吃1个鸡蛋没问题。

  误区4:保健品能替代药物

  深海鱼油、卵磷脂等保健品可能辅助降脂,但不能替代药物。

  血脂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 “必修课”。从今天开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定期体检,把血脂牢牢 “掌控” 住。别等疾病找上门才后悔,守护血管健康,从管好血脂开始!


[责任编辑: 孟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