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张亚如:冠心病患者术后,这样运动让康复事半功倍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   
2025-07-31  中原健康网   

  健康大河南讯:(文│ 开封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主治医师 张亚如 )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经历过支架手术的人来说,“能不能运动”“该怎么运动” 是萦绕在心头的常见困惑。有人担心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病情发作;也有人觉得只要静养休息就能恢复健康。然而,科学合理的锻炼不仅不会伤害心脏,反而能帮助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冠心病患者和支架术后人群院外科学锻炼的那些事儿。

  一、为什么冠心病患者需要锻炼?

  很多人不理解,明明心脏已经出了问题,为什么还要运动?其实,适度锻炼对冠心病患者益处多多。

  首先,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让心脏更有力地泵血,提高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其次,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再者,规律锻炼还能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改善睡眠质量,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对于支架术后的患者,锻炼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身体机能恢复,让身体更快适应正常生活节奏。

  二、锻炼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锻炼之前,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支架术后的人,一定要做好准备。

  首先,要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心脏功能、手术恢复情况等,给出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包括运动类型、强度、时间和频率等。其次,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测量静息心率和血压,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在运动中进行对比和监测。同时,准备合适的运动装备也很重要,选择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和防滑、减震的运动鞋,避免运动损伤。另外,还可以准备一个心率监测设备,如运动手环或心率胸带,实时掌握运动时的心率变化。

  三、不同阶段的锻炼方式

  (一)术后早期(1-3个月):以休息和轻度活动为主

  支架术后的1-3个月内,身体还处于恢复阶段,此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这个阶段可以从简单的日常活动开始,比如在室内缓慢散步,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逐渐增加时间和距离。也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拉伸运动,如站立位的四肢伸展、转体运动等,但要避免弯腰、屏气等动作,防止增加心脏负担。此外,上下楼梯时要注意速度,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着急。这个阶段的锻炼重点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让身体逐步适应运动状态。

  (二)术后中期(3-6个月):增加有氧运动

  当身体逐渐恢复,进入术后3-6个月的中期阶段,就可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了。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心肺耐力,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非常有帮助。推荐的运动项目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快走时,速度可以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步左右,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慢跑的速度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以能持续跑步且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每次跑步时间可以从1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分钟。如果选择骑自行车,要选择平坦的道路,避免上坡和陡坡路段,骑行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游泳是一项对心脏负担较小的运动,因为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重量,适合冠心病患者,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在泳池人多拥挤时游泳,防止意外发生。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不要一开始就过度运动。

  (三)术后后期(6个月以后):多样化运动结合

  术后6个月以后,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就可以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瑜伽、太极等方式进行,这些运动能帮助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放松身心。不过,在进行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规范,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受伤。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四、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一)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冠心病患者锻炼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监测心率。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不要超过 “170-年龄” 这个数值。例如,一位60岁的患者,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10次/分钟。如果没有心率监测设备,也可以根据自身感觉来判断,运动时以微微出汗、呼吸稍快但仍能正常交谈为宜。一旦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

  锻炼的时间和环境也很重要。尽量避免在清晨和寒冷、大风、雾霾等恶劣天气下运动。清晨气温较低,血管容易收缩,增加心脏负担;而恶劣天气会影响空气质量,对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锻炼。运动的场地要选择平坦、安全的地方,避免在人多拥挤、车辆较多的道路上运动。

  (三)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运动

  空腹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对心脏健康不利;而饭后立即运动则会使血液流向肠胃,减少心脏供血,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建议在饭后1-2小时后再进行运动,运动前可以适当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饼干、水果等。运动后也不要马上进食,休息15-30分钟后再补充水分和食物。

  (四)坚持规律运动

  锻炼贵在坚持,只有规律运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冠心病患者和支架术后人群应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无法进行完整的运动,也可以将运动时间分成几个小段,比如每次10-15分钟,一天进行2-3次,同样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在锻炼过程中突然出现心绞痛发作,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相关指标的变化,如血压、血糖等。如果指标波动较大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和运动计划。此外,如果正在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病情控制和运动效果。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支架术后人群,科学合理的锻炼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正确的锻炼方式,不仅能促进身体恢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但一定要记住,在锻炼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严格遵循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责任编辑: 孟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