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访谈】肖洒:晚期结直肠癌:从绝望到希望,精准治疗如何改写生命剧本?
主持人: 当听到“晚期结直肠癌”,许多人会感到绝望。但您知道吗?过去十年间,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已从不足10%提升至近30%!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精准“生物导弹”与化疗、手术的立体配合。今天,我们邀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肖洒教授,揭秘晚期结直肠癌如何实现“带瘤长期生存”。
首先欢迎肖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问题一:晚期结直肠癌已无法手术?错!哪些情况可能重获手术机会?
肖教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晚期并不等同于绝望!我们正用‘转化治疗’为患者打开手术之门。”
针对肝/肺寡转移患者,若转移灶≤3个且较局限,通过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使50%患者转移灶缩小至可手术切除!
针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肿瘤侵犯膀胱、骨盆?术前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让肿瘤“退缩”,实现根治性切除。
而对于腹膜转移的患者:过去视为“死刑”,如今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肿瘤减灭术,可以让部分患者生存期突破5年!
问题二:靶向药是“万能神药”?如何避免误用?
肖教授:
“靶向药像‘钥匙’,必须找到对的‘锁’(基因靶点)!”
基因检测是治疗的起点:
对于RAS/BRAF野生型的患者,首选抗EGFR的药物(如西妥昔单抗),疗效大概可以提升30%;
而对于突变型的患者,可以选择抗血管生成药(如贝伐珠单抗),阻断肿瘤“粮草供应”;
而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恶性度高,我们选择三药化疗+贝伐+BRAF抑制剂(如康奈非尼),生存期翻倍;
针对dMMR(错配修复缺陷)的患者,免疫治疗有效率超50%,堪称“超级应答者”!
问题三:化疗副作用让人望而却步?如何平衡疗效与生活质量?
肖教授:
“我们追求‘既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
减毒策略包括:
第一剂量调整,对于老年体弱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减量方案”来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预防使用止吐药物,来减轻消化系统反应;
第二,对于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像白细胞减低等情况,现在可以使用长效生白药物来进行预防,感染风险降70%;
最后肿瘤稳定后,可以停用化疗药物,仅用靶向药(如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副作用大幅减轻。
问题四:免疫治疗为何对某些患者“无效”?哪些人最可能受益?
肖教授:
免疫治疗的核心是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刹车”(如PD-1/PD-L1通路),让T细胞重新识别和杀伤癌细胞。其“无效”可归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肿瘤本身缺乏免疫原性,这是最主要原因。微卫星稳定/错配修复功能完整(MSS/pMMR)患者肿瘤的DNA突变数量少,产生的“新抗原”极少,不足以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这类患者对单药免疫治疗有效率极低。
其次是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抑制性强,即使有免疫原性也可能无效。
第三是患者自身因素,高龄、严重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合并慢性感染或自身免疫病,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对关键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来筛选出来免疫治疗收益的患者。目前明确的强预测标志物主要与DNA修复缺陷相关。dMMR/MSI-H型(占晚期患者5%):PD-1抑制剂有效率超60%,部分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POLE/POLD1突变:罕见但疗效显著,生存期超3年;
TMB-H(高肿瘤突变负荷):突变越多,免疫识别越强。
问题五:肿瘤标志物CEA升高=复发?
肖教授:关于CEA指标,很多病友和家属显然存在普遍误解——很多人看到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恐慌,但实际临床中要复杂得多。
我们经常说“动态追踪比单次结果更重要!”CEA需连续2次升高>20%才提示复发可能;而且还需要结合影像学/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科学监测是“组合拳”: 影像学(CT/MRI)是金标准,CEA是重要风向标,症状和体征是警报器,三者缺一不可。
有些患者影像学阴性但CEA显著进行性升高需高度警惕: 提示可能存在隐匿转移,需更密切监测或高级影像学(PET-CT)排查。
问题六:营养支持如何影响生存期?哪些食物要远离?
肖教授:
虽然营养支持本身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但通过维持体重/肌肉量、提高治疗耐受性、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如感染)和改善体能状态,它可以:间接延长生存期, 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疗、对抗感染、维持重要器官功能。显著提高生存质量: 让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感觉更好,更有能力进行日常活动。
选择食物的原则是:优先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同时尽可能减少可能引起不适、加重症状或不利于疾病管理的食物。 个体差异很大,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调整。晚期结肠癌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受损,第一要避免高脂肪、油腻、油炸食物,其次对于肠道狭窄、梗阻风险高的患者来说,要避免摄入高纤维食物,因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腹痛、腹胀甚至肠梗阻。另外还要避免易产气食物,以及生冷刺激性食物。总而言之,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改善生活质量、维持体能、支持治疗、并可能间接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支柱。在专业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食,避开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优先保证充足的热量和优质蛋白质摄入,是营养管理的核心。
主持人: 感谢肖教授!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已进入“精准组合拳”时代——基因检测是罗盘,靶向免疫是利刃,手术仍是终极武器。请记住:每一次基因分型、每一次营养选择,都在改写您的生命剧本!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