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李耀南:冠心病支架术后如何护理?“红绿灯” 法则教你少走弯路
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李耀南) 当冠心病患者接受支架手术,就像给堵塞的心脏血管开辟了一条新通道,让血液能重新顺畅流动。
但手术后的 1 年内,可不是万事大吉,这段时间是身体恢复的关键期,也是预防病情反复的重要阶段。就像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咱们也有自己的“红绿灯”法则,来保障心脏的健康。
一、红灯亮起:这些事坚决不能做
1. 擅自停药或随意调整药量
支架手术只是解决了血管局部堵塞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冠心病被根治。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比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它就像防止血液 “抱团” 形成血栓的 “小卫士”,一旦停药,刚放好的支架部位很容易再次堵塞,引发严重后果;还有他汀类药物,负责降低血脂、稳定血管里的斑块,突然停药可能让斑块不稳定,导致病情恶化。所以,不管感觉身体多好,都不能擅自停药或调整药量,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如果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舒服,比如肠胃不适、肌肉疼痛等,也要先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而不是自行决定停药。
2. 大鱼大肉,暴饮暴食
很多人觉得做完手术身体虚,要多补补,于是大鱼大肉、高油高脂食物不断。但这样的饮食对心脏非常不友好。摄入过多脂肪和胆固醇,会让血液变得更加黏稠,血管里又会慢慢堆积 “垃圾”,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另外,暴饮暴食会让胃部过度扩张,挤压周围器官,也会加重心脏负担。术后饮食要遵循清淡、均衡的原则,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控制盐的用量,每天不超过 5 克,因为吃太咸会让身体里的水分增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压力。
3. 剧烈运动与过度劳累
虽然运动对身体恢复有好处,但术后 1 年内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像快跑、打篮球、踢足球这类高强度运动,会让心脏突然承受过大的负荷,可能引起血压骤升、心率过快,甚至导致支架移位或血管破裂。同时,也不能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比如连续长时间搬重物、熬夜加班赶工作,都会让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心脏也会不堪重负。这个阶段,要让身体慢慢恢复,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
4. 吸烟喝酒,任性而为
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让血管收缩、痉挛,降低血管的弹性,还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酒精则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血压波动,增加心脏的负担。即使只吸少量烟、喝少量酒,对术后脆弱的心脏和血管来说,也是不小的伤害。所以,为了心脏健康,术后一定要坚决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环境,也别抱有侥幸心理尝试饮酒。
二、绿灯亮起:放心去做这些事
1. 坚持规律服药与定期复查
前面提到不能擅自停药,而规律服药同样重要。可以设置手机闹钟提醒自己按时吃药,养成习惯。同时,定期复查也必不可少。一般来说,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都需要到医院复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要做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通过复查,医生能及时了解身体恢复情况、药物疗效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从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恢复过程顺利。
2. 选择合适的运动,循序渐进
支架术后是可以运动的,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术后初期,可以先从简单的散步开始,每天 15 - 20 分钟,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再慢慢增加散步的时间和速度;也可以尝试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这些运动能帮助放松身心、增强心肺功能。运动时要注意心率变化,一般运动后的心率不要超过(170 - 年龄)次 / 分钟。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口疼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要立刻停下来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
3. 保持健康饮食,均衡营养
术后饮食要注重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清理肠道,每天蔬菜摄入量不少于 500 克,水果 200 - 350 克;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不会给心脏造成太大负担;主食可以粗细搭配,适当增加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粗粮的摄入,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稳定血糖。
4. 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情绪对心脏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会让身体分泌一些激素,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担。术后 1 年内,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养花、下棋、听音乐,让自己专注在喜欢的事情上,放松身心;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遇到烦心事及时倾诉,不要憋在心里;也可以练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每天花 10 - 15 分钟,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慢慢吸气再缓缓呼气,排除杂念,缓解压力。
三、黄灯亮起:这些事要谨慎对待
1. 乘坐长途交通工具
如果需要乘坐飞机、火车等长途交通工具出行,要提前做好准备。长时间坐着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在旅途中,要经常起身活动活动腿脚,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果乘坐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可能会因为气压变化,让身体感到不适,可以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等方式缓解耳部压力。另外,出行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长途旅行。
2. 接种疫苗与接受其他医疗操作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 1 年内接种疫苗要谨慎。在接种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冠心病病史和支架手术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以及接种的时机。同样,需要接受其他医疗操作,如拔牙、胃肠镜检查等,也要提前告诉医生自己的心脏情况,因为这些操作可能会引起出血或感染,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在操作前后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避免出现意外。
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 1 年内,严格遵循 “红绿灯” 法则,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放心做、哪些事要谨慎,再加上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更好地恢复健康,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让心脏重新活力满满,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