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访谈】肖洒:晚期食管癌:内科治疗如何“智取”癌细胞?
主持人:当食管癌进展到晚期,许多患者会担心“是否只能手术?”“化疗是否伤身?”“还有哪些新疗法?”其实,现代肿瘤内科已形成一套“组合拳”——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免疫治疗,为晚期患者争取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今天,我们特邀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肖洒教授,为大家详解晚期食管癌的内科治疗策略。
首先欢迎肖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问题一:晚期食管癌为何常以内科治疗为主?它与手术、放疗有何不同?
肖教授:
晚期食管癌通常已发生转移或侵犯重要器官,此时手术难以彻底切除,强行手术风险高、获益有限。而放疗主要针对局部病灶,对全身转移控制力有限。
内科治疗(全身治疗) 的优势在于:它像‘全身巡逻兵’,通过化疗、靶向药、免疫药物等,控制全身癌细胞扩散,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从单纯支持的3-6个月提升至12-15个月以上;同时还可以改善症状:如缓解吞咽困难、疼痛。三者并非对立,临床中常需 ‘多兵种联合作战’ ,例如:放疗处理局部梗阻,内科治疗控制全身转移。晚期患者治疗目标非“根治”,而是“带瘤生存”,平衡疗效与生活质量。
问题二:内科治疗有哪些“武器”?如何选择?
肖教授: 目前主要有三大类:
首先化疗是基石
常用方案:紫杉醇+铂类(顺铂/卡铂),或氟尿嘧啶+铂类,对癌细胞进行‘无差别打击’;
作用:快速缩小肿瘤,缓解吞咽梗阻(1-2周起效)。
副作用:可能引起脱发、恶心,但现代止吐药已大幅改善副作用。
靶向治疗(精准打击)
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
HER2阳性(约10%):可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联合化疗显著延长生存;
抗血管生成药(如雷莫西尤单抗):阻断肿瘤营养供应,适合化疗后进展者。
免疫治疗(明星疗法)
机制:激活人体免疫细胞识别癌细胞(PD-1/PD-L1抑制剂)来进行清除。
优势人群: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MSI-H)患者效果更佳。
真实案例:部分患者用药后肿瘤明显退缩,生存期超2年。
选择策略:
一线治疗:多采用“化疗±免疫”(如KEYNOTE-590方案);
二线治疗:靶向或单药免疫。需综合‘敌情’(肿瘤基因检测结果)和‘我军状态’(患者体力、肝肾功能等),实现 ‘个体化精准打击’ 。"
问题三:治疗前需做哪些准备?基因检测有必要吗?
肖教授:
必查项目:
病理活检:确诊癌症类型(腺癌/鳞癌);
全身评估:CT、PET-CT(查转移灶)、血液标志物(如SCC、CEA);
PD-L1检测:指导免疫治疗;
HER2检测:腺癌患者推荐。
基因检测意义:
避免盲目用药(如HER2阴性用赫赛汀无效);
发现罕见靶点(如NTRK融合,可用拉罗替尼)。
晚期患者基因检测 强烈推荐,可能为生存期带来重大转机!"
问题四:治疗副作用如何应对?
肖教授: 副作用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后勤保障’,不要因恐惧而放弃治疗!
骨髓抑制:定期验血,打升白针预防感染;恶心呕吐:新型止吐药预防效果达90%以上;免疫性肺炎:立即停药+激素治疗(发生率<5%);手足综合征:保湿霜+避免摩擦,靶向药减量可缓解
特别提醒: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假性进展”(肿瘤先增大后缩小),需专业影像评估!
问题五:营养支持为何是治疗关键?
肖教授:
晚期患者80%存在营养不良,肿瘤消耗+进食梗阻导致‘双重打击’。营养不良会降低化疗耐受性,直接降低疗效!
吞咽困难解决方案:
支架置入:快速开通食管;
鼻饲管/胃造瘘:保证热量摄入;
营养师定制流食:高蛋白粉+蔬果汁。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
目标:治疗期间体重下降不超过5%!
记住:每一口营养都是对抗肿瘤的‘弹药’!
问题六:如何判断治疗是否起效?耐药怎么办?
肖教授:
疗效评估:
影像检查:每6-8周复查CT/PET-CT,对比肿瘤大小;
症状监测:关注症状变化(如吞咽改善、疼痛减轻)。
若出现 耐药(肿瘤进展),我们仍有策略:
化疗耐药:换二线方案(如伊立替康+雷莫西尤单抗);
免疫耐药:联合抗血管生成药(如阿帕替尼)或临床试验。
再活检:检测新突变,寻找新靶向药机会;
重要理念:即使进展,仍有新药(如Claudin 18.2靶向药)和临床试验可选!抗癌是持久战,需动态调整战术!
问题七:高龄或体弱者能否耐受治疗?
肖教授:
身体虚弱≠放弃治疗!策略包括:
低剂量化疗:如紫杉醇周方案(低剂量高频次);
单药免疫:副作用小,如帕博利珠单抗单用;
支持治疗: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同样延长生存。
高龄患者重点在于控制症状、维持生活质量,而非追求肿瘤完全消退。
我们的原则是:不让治疗击垮人,而要为人而治疗!"晚期食管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化+人性化’时代。医患携手,科学应对,完全有可能实现‘与瘤共存,质量生存’的目标!
主持人结语:
感谢肖教授的细致解读!晚期食管癌的治疗已进入“个性化组合时代”——化疗、靶向、免疫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记住两点:
规范治疗:基因检测指导用药,避免走弯路。
全程管理:营养+副作用控制是疗效的“隐形支柱”。
即使晚期,也有患者通过科学治疗高质量生存3-5年。抗癌路上,您从不孤单!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