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健康科普访谈】白露:肝癌不开刀也能治?介入治疗如何精准灭癌

发布时间:2025-07-21  来源:   
2025-07-21  中原健康网   

 

  主持人:在肝癌治疗的 “立体战场” 中,介入治疗如同精准定位的 “战术导弹”,无需开刀即可直达病灶,为无法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开辟了微创抗癌新路径。但哪些患者适合介入?治疗后如何护理?复发风险如何监测” ?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白露做客演播室,来和大家聊聊肝癌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

  嘉宾:

  问题一:肝癌介入治疗与手术、内科治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哪些情况下介入会成为优选方案?

  内科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系统化疗、免疫治疗等。这些药物通过全身作用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旨在彻底移除癌变组织,适用于早期、病灶局限且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介入治疗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缺血坏死,同时局部给予化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1. 中晚期肝癌(无法手术切除)

  肿瘤分期:如BCLC B期(多发肿瘤、无血管侵犯)或CNLC IIIa期(有血管侵犯但无转移),TACE是国际公认的一线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并延长生存期18。

  门静脉癌栓:若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可通过支架恢复血流,TACE联合支架植入或粒子植入可改善预后

  2. 肝功能较差(Child-Pugh B级)

  手术和高强度化疗可能加重肝损伤,而介入治疗(如TACE)对肝功能要求较低,可通过超选择性栓塞减少正常肝组织损伤,成为此类患者的首选。

  3. 多发性肿瘤或位置特殊

  多发结节:手术难以完全切除,介入治疗(如TACE或消融)可分次处理多个病灶,尤其适用于3-5个肿瘤且直径≤3cm的患者。

  邻近重要结构:若肿瘤靠近胆管、大血管或膈肌,手术风险高,消融或TACE可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4. 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

  高龄患者(>70岁)或合并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无法耐受手术或全身化疗,介入治疗的微创特性可显著降低治疗风险,同时维持生活质量20。

  5. 术后复发或残留病灶

  手术切除后若发现残留肿瘤或复发,介入治疗(如TACE、消融)可作为辅助或补救手段,减少二次手术的创伤

  问题二:肝动脉栓塞术被称为 “饿死癌细胞” 的治疗,它是如何阻断肿瘤血供的?与传统化疗有何协同作用?

  TACE通过阻塞肝动脉来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因为肝脏肿瘤主要依赖肝动脉供血,而正常肝组织有门静脉供血,所以栓塞后肿瘤缺血坏死,而正常组织受影响较小。栓塞剂如碘油和明胶海绵颗粒被注入肝动脉,阻断血流,同时携带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副作用。

  问题三: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都属于热消融技术,二者在适用肿瘤大小、消融效率上有哪些差异?

  我们经常打的一个比方,射频消融是小火慢烤,微波消融是大火猛攻。射频消融使用高频电流产生热量,微波消融利用微波频率产生热量。肿瘤大小方面,射频适合较小肿瘤(通常<3cm),而微波适合稍大肿瘤(可达5cm)。消融效率上,微波加热更快,单次消融时间短,但可能热沉效应更明显;射频可能需要多次消融,但热沉效应较轻。并发症方面,微波可能有更明显的热损伤,射频可能更易受组织影响。选择时需考虑肿瘤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及患者情况。

  问题四:介入治疗前需要做哪些特殊准备?

  治疗前的准备包括医学检查、身体状况评估、药物调整、心理准备和生活调整。医学检查可能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检测。身体状况评估涉及心肺功能、凝血功能、感染筛查等。药物调整可能需要停用抗凝药,控制血糖和血压。心理准备和生活调整包括禁食、穿着、携带病历资料等。特殊注意事项如感染、出血倾向、过敏史需提前告知医生。治疗后的护理准备也需考虑,如家属陪同、术后护理用品准备。

  问题五:多次介入治疗后,肿瘤是否会产生 “耐药性”?如何通过影像检查判断治疗效果?

  耐药性可能由基因突变、微环境改变、药物代谢等因素引起。影像检查如CT、MRI、PET-CT、超声等用于评估肿瘤大小、代谢活性、血供变化。RECIST标准用于实体瘤疗效评价,mRECIST适用于肝癌。影像学特征如坏死、强化方式变化、血管侵犯情况等可帮助判断疗效。动态增强CT或MRI显示肿瘤血供减少提示治疗有效。PET-CT的SUV值变化反映代谢活性。治疗后可能出现假性进展或坏死,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耐药性管理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问题六: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能否接受介入治疗?

  对于门静脉癌栓患者,介入治疗并非绝对禁忌,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一般来说,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完全阻塞但已形成侧支循环的患者,介入治疗是可行的。特别是对于肝功能较好的患者(Child-Pugh A或B级),即使存在门静脉癌栓,也可以考虑介入治疗。

  问题七:老年患者或肝功能较差者,是否适合选择微创介入治疗?

  老年患者可能有其他合并症,肝功能差可能影响代谢和恢复能力。需要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如Child-Pugh评分,以及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肝功能差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和凝血功能,增加并发症风险。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的评估,考虑身体耐受性和预期寿命。多学科团队评估很重要,结合患者意愿和生活质量考虑。术后护理和随访也需加强,监测并发症。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白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会更加了解肝癌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介入技术正以微创化、智能化的趋势,重新定义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边界。请记住:介入治疗并非 “孤军奋战”,它与手术、内科治疗的协同配合,才能构建完整的抗癌体系。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 张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