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健康科普访谈】白露:从单打独斗到精准组合 肝癌内科治疗如何改写生存结局

发布时间:2025-07-21  来源:   
2025-07-21  中原健康网   

  主持人:肝癌作为 “癌中之王”,其侵袭性与复杂性始终是医学挑战的前沿。当手术切除并非最优选择或需要巩固疗效时,内科治疗便成为守护生命的 “核心防线”。肝癌内科治疗与手术、介入治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肝功能分级如何影响内科治疗方案的选择?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白露做客演播室,来和大家聊聊肝癌内科治疗的相关知识。

  首先欢迎白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问题一:肝癌内科治疗与手术、介入治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哪些情况下内科治疗会成为首选方案?

  内科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系统化疗、免疫治疗等。这些药物通过全身作用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旨在彻底移除癌变组织,适用于早期、病灶局限且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介入治疗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缺血坏死,同时局部给予化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内科治疗第一对于已经发生远处转移或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结构的晚期肝癌患者,手术和介入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时,内科治疗如分子靶向药物、系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旨在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第二当患者肝功能较差,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此时,内科治疗因其全身性作用和相对较小的肝脏毒性,成为更安全的选择。第三患者全身状况不佳:对于伴有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风险较高,内科治疗则成为相对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问题二:靶向治疗被称为肝癌的 “精准导弹”,目前临床常用的靶向药如何锁定癌细胞的 “生长开关”?

  因其能够精准地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或基因变异进行干预,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被形象地称为“精准导弹”。靶向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基因检测结果以及肿瘤生物学特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问题三:既然靶向药能精准作用,为何还需要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

  靶向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精准打击癌细胞,但可能有耐药性或无法清除所有癌细胞。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但可能对某些肿瘤效果不佳。联合使用可能互补,靶向药缩小肿瘤,免疫治疗防止复发,或靶向药增强肿瘤抗原释放,让免疫治疗更有效。联合治疗可能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覆盖更多患者。

  问题四:肝功能分级如何影响内科治疗方案的选择?

  肝功能分级常用的是Child-Pugh评分,分为A、B、C级。Child-Pugh A级的患者肝功能较好,可能可以耐受多种治疗,如靶向药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Child-Pugh B级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选择毒性较低的药物,比如免疫治疗可能更合适,而化疗可能不适用。Child-Pugh C级的患者肝功能极差,可能只能进行支持治疗或姑息治疗,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问题五:内科治疗起效的 “信号” 是什么?除了影像检查,能否通过肿瘤标志物或身体症状提前预判疗效?

  肿瘤标志物是一些特定的蛋白质或物质,如CEA、AFP、PSA等,它们的水平变化可能反映肿瘤活动。治疗后标志物下降可能提示有效,但需注意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因为某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升高。

  身体症状的变化也是一个方面,如疼痛减轻、疲劳改善、食欲恢复等,可能提示治疗有效。但症状改善不一定直接对应肿瘤缩小,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治疗副作用减轻

  问题六:对于无法耐受高强度治疗的老年患者,内科领域是否有 “温和而有效” 的方案?低剂量化疗联合靶向药是否可行?

  温和治疗方案包括低剂量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低剂量化疗可能减少副作用,但疗效可能不如标准剂量,需结合临床试验数据。靶向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副作用较小,适合特定患者。联合治疗可能增强疗效,但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叠加。

  问题七:新型 ADC 药物与双免疫联合疗法在肝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ADC药物是抗体药物偶联物,结合了抗体的靶向性和化疗的细胞毒性,可能在肝癌治疗中有更好的特异性。双免疫联合疗法通常指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的组合,如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已经在其他癌症中显示效果,肝癌中的应用也在探索当中。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白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会更加了解肝癌内科治疗的相关知识。从 “谈癌色变” 到 “带瘤生存”,从 “单一疗法” 到 “精准组合”,医学正用科技的温度重塑生命的长度与质量。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 张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