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益语】安乐美:解码狼疮之谜 —— 从免疫紊乱到多系统保护的全解析
【医声益语】安乐美:解码狼疮之谜 —— 从免疫紊乱到多系统保护的全解析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提起 “狼疮”,很多人可能既陌生又恐惧,它被称为 “不死的癌症”,能侵袭全身多个器官,且好发于年轻女性。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河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安乐美,为我们揭开狼疮的神秘面纱,聊聊这个复杂疾病的防治要点。
Q1:常听说 “狼疮” 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到底什么是狼疮?它和 “红斑狼疮” 是一回事吗?
主任:狼疮的全称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慢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和器官,导致全身多系统,如皮肤、关节、肾脏、心脏等,发生炎症和损伤。
??
?2. 狼疮和红斑狼疮的关系?
?红斑狼疮是狼疮的主要类型,分为: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病情复杂且个体差异大。
?皮肤型红斑狼疮??:仅影响皮肤,表现为盘状红斑或光敏感皮疹,通常不累及内脏。
?其他罕见类型?:如药物性狼疮、新生儿狼疮等。
?简单说?:红斑狼疮是狼疮的一种,而日常提到的“狼疮”通常默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
Q2:为什么狼疮更偏爱年轻女性?哪些因素会诱发狼疮?
主任:
狼疮确实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女性患者占90%以上,且高发于15-45岁的育龄期。这种差异与遗传、激素、免疫系统特性等多因素相关,而环境诱因可能进一步触发疾病。
为什么年轻女性更易患病????性激素的主导作用,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而雌激素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在临床中,经常看到,青春期前女性和绝经后女性发病率显著降低,部分患者在妊娠或服用雌激素类避孕药时病情加重。
此外,还有环境因素参与,
阳光:紫外线,约1/3患者出现晒太阳后皮疹加重,在医学中称为“光敏感”。
药物、化学试剂
病毒:新冠病毒、巨细胞病毒,病原体抗原与自身抗原相似,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误导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细菌?:如肠道菌群失调可能破坏免疫平衡。
压力与心理因素?:长期压力通过释放糖皮质激素和神经肽,扰乱免疫调节,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Q3:狼疮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如何尽早发现?哪些检查能确诊?
主任:
狼疮的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被误认为疲劳、过敏或普通关节炎。
一、容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包括
1. ?皮肤黏膜表现?
· ?面部蝶形红斑?:鼻梁和双颊对称的红斑,但仅约30%-50%患者早期出现。
· ?光敏感?
· ?口腔/鼻黏膜溃疡?:无痛性溃疡,反复发作
· ?脱发?:头发脆弱易断,尤其是前额发际线稀疏。
2. ?关节和肌肉?
· ?关节肿痛?:多出现在手指、腕、膝等小关节,呈对称性
· ?晨僵?:早晨关节僵硬感,活动后缓解,容易与类风湿关节炎混淆
3. ?全身性症状?
· ?不明原因发热?:低热反复出现,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处理
· ?疲劳?:休息后难以缓解,影响日常活动(。
4. ?如出现内脏早期信号?,需警惕!
?尿液异常?:泡沫尿、血尿。
· ?胸痛/呼吸困难?:可能因胸膜炎或心包积液引起。
· ?头痛或认知障碍?:少数患者早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下降)。
?注意?:以上症状可能单独或组合出现,且时轻时重(“发作-缓解”交替)。
二、哪些检查能帮助确诊???
?1. 关键血液检查?
?抗核抗体(ANA)??:?95%以上SLE患者阳性?(但ANA阳性≠狼疮,健康人群约5%-10%也可能阳性)。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特异性95%,阳性率70%。可协助诊断狼疮,判断活动性, 观察疗效
?抗Sm抗体?:特异性高达99%,但仅20%-30%患者阳性,往往作为狼疮的标志性抗体,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抗磷脂抗体(APL):合并血小板减少、血栓、不明原因流产的患者,可完善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2-糖蛋白抗体等
?补体水平(C3、C4)??:补体降低提示疾病活动。
?2. 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免疫系统攻击血细胞)。
?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筛查肾脏损害(狼疮肾炎的关键指标)。
?3. 影像学和组织活检?
?肾脏活检?:确诊狼疮肾炎的金标准,指导治疗方案。
?皮肤活检?:疑似皮肤型狼疮时,检测免疫复合物沉积。
?胸部CT或超声?:评估肺部受累情况、胸水、心包积液等。
Q4:很多患者担心 “狼疮能否根治”,目前有哪些治疗手段?生物制剂是 “神药” 吗?
主任:
关于狼疮的治疗,目前医学上尚无法实现?“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
?二、现有治疗手段?
?1. 基础药物(一线治疗)??
· ?抗疟药(羟氯喹)??:
o ?所有SLE患者的基石用药,可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
o 副作用较小(需定期查眼底防视网膜毒性)。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o ?快速控制急性炎症,但长期使用需权衡副作用(肥胖、感染、骨质疏松等)。
o 原则:??“小剂量、短疗程”?,病情稳定后逐步减量。
· ?免疫抑制剂?: 如
o ?霉酚酸酯?:用于治疗狼疮肾炎。
o ?环磷酰胺?:重症狼疮(如中枢神经受累、严重肾炎),但毒性较大。
?2. 生物制剂(靶向治疗)??
目前我国已经上市的生物制剂包括:
o ?贝利尤单抗(Belimumab),?泰它西普,?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
· ??生物制剂可以更快实现病情环节,减少疾病复发,助力患者激素减量等。
· ?不能根治狼疮,因此并非“神药”??。?
Q5:狼疮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 “雷区”?饮食和运动有什么禁忌?
主任:
狼疮患者的生活管理需要避开一些?“雷区”?,同时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策略来稳定病情、减少复发。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一、必须避开的“雷区”??
?1. 紫外线暴露?
· ?为什么危险?:紫外线(UV)可激活免疫系统,诱发皮肤和全身病变。
· ?怎么做?:
o 避免10:00-16:00强光时段外出。
o 使用广谱防晒霜(SPF50+ PA+++)?,每2小时补涂。
o 戴宽檐帽、穿防紫外线衣物(UPF50+)。
?2. 感染风险?
· ?为什么危险?:免疫抑制治疗(如激素、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感染概率,感染可能触发狼疮活动。
· ?怎么做?:
o 接种灭活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避免活疫苗?(如带状疱疹疫苗需医生评估)。
o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公共场所戴口罩。
o 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龈炎。
?3. 药物滥用或骤停?
· ?激素骤停?:可能引发肾上腺危象或疾病反跳。
· ?羟氯喹自行停药?:增加复发风险(即使无症状也需长期服用)。
· ?偏方陷阱?:某些中药(如雷公藤)可能伤肝肾功能,需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4. 压力和疲劳?: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失衡可能激活免疫反应。
· ?怎么做?:
o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o 通过冥想、正念训练等缓解压力。
?二、饮食禁忌与推荐?
?1. 需限制或避免的食物?
· ?光敏感食物?(少数患者需注意):
o 芹菜、无花果、苋菜、柠檬皮等含呋喃香豆素,可能增加光敏性。
· ?高盐饮食?: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尤其肾炎患者)。
· ?酒精?:与药物(如甲氨蝶呤)相互作用,增加肝毒性。
· ?生冷/不洁食物?:避免寄生虫或细菌感染(如生鱼片、未灭菌乳制品)。
?2. 推荐食物?
· ?抗炎饮食?:
o ?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三文鱼、鲭鱼)、亚麻籽。
o ?抗氧化剂?:蓝莓、菠菜、胡萝卜(富含维生素C、E)。
· ?钙和维生素D?:
o 低脂牛奶、豆腐(预防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
· ?优质蛋白?:
o 鸡蛋、瘦肉(肾功能正常者)、豆类(植物蛋白)。
?3. 特殊情况调整?
· ?狼疮肾炎?:需低盐、低蛋白饮食(具体需营养师指导)。
· ?抗磷脂抗体阳性?:避免过量维生素K(如菠菜、动物肝脏),防止影响抗凝效果。
?三、运动指南?
?1. 推荐运动类型?
· ?低冲击有氧运动?:游泳、骑自行车、快走。
· ?柔韧性训练?:瑜伽、普拉提。
· ?轻度力量训练?:弹力带练习。
?2. 运动禁忌?
· ?剧烈运动?:如马拉松可能诱发疲劳和炎症。
· ?日间户外运动?:紫外线较强时段(如上午10点后)避免户外活动。
· ?关节急性炎症期?:减少活动,以休息和冷敷为主。
?3. 运动原则?
· ?循序渐进?:从每次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至30分钟/天。
· ?倾听身体信号?:如出现胸痛、持续关节肿痛,立即停止并就医。
?四、其他生活细节?
1. ?戒烟?,?避孕选择,?妊娠管理?:
o 计划怀孕前需确保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并调整药物。
?通过避开这些“雷区”,患者完全可以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关键是与风湿免疫科医生保持沟通,根据个体情况动态调整管理策略。?
Q6:狼疮患者能怀孕生子吗?孕期如何保障母婴安全?
主任:
狼疮患者在病情稳定且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怀孕生子,但属于高危妊娠,需在风湿免疫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监护下,从孕前、孕期到产后全程制定个体化方案。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一、孕前评估:能否怀孕的“门槛”??
1. ?病情稳定至少6个月?:
o 无重要器官(如肾脏、中枢神经)活动性病变。
o 补体(C3/C4)、抗dsDNA抗体等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
2. ?药物调整?:
o ?必须停用?:霉酚酸酯(致畸)、环磷酰胺(孕前至少停3个月)。
o ?可继续使用?:羟氯喹(安全且能降低复发风险)、小剂量激素(泼尼松≤10mg/天)、硫唑嘌呤(需权衡)。
3. ?抗磷脂抗体筛查?:
o 阳性者需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预防流产或血栓。
?禁忌怀孕的情况?:
· 严重肺动脉高压、肾功能衰竭(肌酐>2.8mg/dL)、近期脑血管病变等。
?二、孕期管理:如何保障母婴安全???
?1. 疾病监测(每1-2个月复查)??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蛋白、补体、抗dsDNA抗体、肝肾功能。
· ?根据产科大夫定期胎儿监测?
?2. 药物调整?
· ?激素?:优先选择泼尼松/甲泼尼龙(胎盘不透过),避免地塞米松。
· ?羟氯喹?:全程使用,降低早产和狼疮复发风险。
· ?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相对安全,环孢素限于重症病例。
· ?抗凝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者需持续使用低分子肝素至产后6周。
?3. 并发症预防?
· ?狼疮复发?:约20%-30%患者孕期复发,表现为蛋白尿增加、关节痛等,需及时加大免疫抑制治疗。
· ?子痫前期?:狼疮肾炎患者风险高,可从小剂量阿司匹林(孕12周起)预防。
· ?早产?:发生率约25%,需密切监测宫颈长度。
Q7:关于狼疮,有哪些常见误区需要澄清?
主任:关于狼疮(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许多误解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或延误治疗。以下是需要澄清的8大常见误区,结合最新医学证据逐一解析:
?误区1: “狼疮一定会致命”??
· 随着治疗进步,?90%以上患者生存期超过10年,多数人可通过规范管理达到接近正常寿命。
· ?误区2: “脸上有红斑就是狼疮”??
· ?真相?:
o 仅约30%-50%的SLE患者出现典型蝶形红斑,部分人仅有皮疹或无皮肤表现。其他疾病(如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也可能类似红斑,需结合抗体检测确诊。
?误区3: “狼疮患者不能生育”??
· ?真相?:
?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者可安全妊娠,但需孕前调整药物(如停用霉酚酸酯)、孕期严密监测(风湿科+产科联合管理)。抗磷脂抗体阳性者需抗凝治疗防流产。
?误区4: “吃激素会变丑,不如停药”??
· ?真相?:
o 激素(如泼尼松)的副作用(满月脸、水牛背)与剂量和疗程相关。?现代治疗主张小剂量短期使用?(≤7.5mg/天),并联合羟氯喹/免疫抑制剂减量。
o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疾病反跳,引发更严重器官损伤。
?误区5: “生物制剂是根治狼疮的神药”??
· ?真相?:
生物制剂虽能精准抑制免疫异常,但:
o ?不能根治狼疮,需长期使用。
o ?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约60%应答率),且价格昂贵。
o 仍需联合基础药物(如羟氯喹)。
?误区6: “狼疮患者要严格忌口,不能吃海鲜/羊肉”??
· ?真相?:
o ?无证据表明特定食物直接诱发狼疮,除非个体过敏。
o ?推荐饮食?:均衡抗炎饮食(如地中海饮食),限制高盐(肾炎患者)、避免生食(防感染)。光敏感者减少芹菜、无花果等。
?误区7: “狼疮是遗传病,家族有人患病自己一定会得”??
· ?真相?:
o 狼疮有遗传倾向,但非单基因遗传。一级亲属患病风险仅约5%-10%(普通人约0.1%)。
o ?环境诱因?(如紫外线、EB病毒感染)更重要,携带易感基因者也可能终身不发病。
?误区8: “病情稳定后不用复查,等有症状再看医生”??
· ?真相?:
o 狼疮复发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疲劳,但内脏损伤(如肾炎)可能已悄然发生。
o ?必须定期复查?:即使无症状,每3-6个月需查尿常规、补体、抗dsDNA抗体等。
结尾
主持人:感谢安主任的专业解答,让我们对狼疮有了科学的认识。狼疮虽然复杂,但只要早发现、规范治、勤管理,患者完全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