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段彩荣:千年智慧解“糖忧”,中医治糖尿病的温和之道

发布时间:2025-08-13  来源:   
2025-08-13  中原健康网   

  健康大河南讯:(文│温县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段彩荣)“最近总觉得口干,喝再多水也不解渴,体重还掉得厉害……” 55 岁的张阿姨去医院检查,血糖值高出正常范围不少,被确诊为糖尿病。她听说长期吃西药可能有副作用,想试试中医调理。其实,在中医里,糖尿病被称为 “消渴症”,调理方法多样,而且很多都能融入日常生活。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中医是怎么看待糖尿病,又有哪些实用的调理妙招。

  一、什么是糖尿病?中医怎么看?

  糖尿病在现代医学中被称为“代谢综合征”,核心问题是血糖长期偏高,就像身体里的“糖分调节器”失灵了。中医将其称为“消渴症”,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古人观察到,这类患者常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却不断下降,就像身体在“燃烧”自己。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根源在于阴虚燥热:身体里的“阴液”(类似水分)不足,导致“燥热”(类似体内火气过旺),进而引发血糖紊乱。就像一锅粥,水少了(阴虚),米就容易糊底(燥热),血糖自然升高。

  二、中医治糖的六大法宝

  1. 饮食调理:吃对是关键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

  忌口清单:奶茶、蛋糕、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食物要远离,它们会像“火上浇油”一样加重燥热。

  推荐食谱:

  山药莲子粥:山药健脾养阴,莲子清心降火,适合口渴多饮者。

  苦瓜炒鸡蛋:苦瓜被称为“植物胰岛素”,能辅助降糖。

  冬瓜海带汤:冬瓜利尿消肿,海带富含膳食纤维,帮助控制血糖。

  2. 运动疗法:动起来更健康

  中医说 “气血流通,百病不生”,运动能让气血动起来,帮助身体利用糖分。糖尿病患者适合温和的运动,比如:

  散步:每天晚饭后散步 30 分钟,强度以不喘粗气为宜,既能帮助消化,又能降血糖。

  八段锦:这套传统养生操动作缓慢柔和,比如 “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 等动作,能调理脾胃、补肾,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太极拳:打太极时讲究 “松静自然”,既能活动身体,又能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导致血糖升高。

  3. 中药治疗:一人一方

  中医讲究 “辨证施治”,同样是糖尿病,不同人用的药可能不一样。比如:

  总觉得口干舌燥、喝水多的人,可能是 “肺热”,常用桑叶、麦冬、玉竹等清热润肺的药;

  特别能吃还容易饿、大便干燥的人,可能是 “胃热”,会用黄连、知母、生石膏等清胃泻火的药;

  尿多、腰膝酸软、浑身没劲的人,可能是 “肾虚”,常用山药、枸杞、熟地等补肾的药。

  这些中药可以煮成汤药,也能制成丸药、茶饮。不过要注意,中药调理得找专业中医师,别自己照着方子抓药,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

  4. 针灸疗法:疏通经络降血糖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功能:

  常用穴位:

  足三里(小腿外侧):增强脾胃功能,促进糖代谢。

  三阴交(小腿内侧):滋阴降火,改善多尿症状。

  胰俞(背部):直接刺激胰腺,促进胰岛素分泌。

  5. 足浴疗法:温暖双脚控血糖

  中药足浴通过“透皮吸收”发挥作用:

  推荐药方:艾叶30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煮水后泡脚20分钟,每周3次。

  作用:温经通络、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尤其适合糖尿病足高危人群。

  6. 情志调节:心情好,血糖稳

  中医特别重视 “情绪” 对身体的影响。长期焦虑、生气、压力大,会让身体里的 “火气” 变旺,影响血糖。

  调节情绪的小方法:

  每天花 5 分钟 “深呼吸”: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再用嘴缓缓呼出,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能帮你平静下来。

  培养个小爱好:养花、画画、下棋…… 让自己有事做,少想烦心事。

  多和家人朋友聊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比憋在心里好。

  三、中医治糖的三大优势

  整体调理:不仅降糖,还改善乏力、口干、失眠等伴随症状。

  副作用小:中药多为天然植物,针灸、足浴等外治疗法几乎无副作用。

  预防并发症: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延缓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中医调理要注意:这些 “坑” 别踩

  别停掉西药只靠中医:如果已经在吃降糖药或打胰岛素,别擅自停药换中药。中医调理可以作为辅助,和西药配合使用,具体怎么调整,得听医生的。

  别信 “偏方神药”:有人说 “吃某种野菜能根治糖尿病”“某保健品不用忌口也能降血糖”,这些大多是谣言。糖尿病是慢性病,得慢慢调理,别指望 “一步到位”。

  定期监测血糖:中医调理期间,也要定期测血糖,看看效果如何。如果血糖忽高忽低,及时告诉医生调整方案。

  糖尿病就像一场 “持久战”,中医调理更像 “细水长流” 的养护。不用追求 “一下子治好”,而是通过中药、穴位、食疗、运动等方法,让身体慢慢找回平衡,血糖稳了,精神好了,生活质量自然就高了。如果身边也有糖尿病患者,不妨把这些小妙招分享给他们,一起在中医的智慧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


[责任编辑: 孟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