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守“沪”平安——河南省直三院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回家啦!

发布时间:2022-05-29  来源: 健康大河南   
2022-05-29  中原健康网   

  健康大河南讯:(责编:方帅 于宇洁 通讯员:肖婧菁 冀慧丽 程正军)2022年4 月 3 日,接到上级单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支援上海市核酸检测工作的相关通知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积极响应。

  “我报名!让我去!”这样的语言瞬间占满了工作群。

  4月6日,王书凯、王桢、李伟、岳欣、胡利、肖培栋组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援沪检验医疗队,跟随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奔赴上海。

  5月14 日下午,6名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

  39天的坚守,6名队员在上海青浦区MAX体育场气膜方舱实验室,每天工作时间都在 13-14 个小时左右,与医疗队总计完成 130 万管检测任务,他们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伟大抗疫精神,为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了应尽的力量。

  在进行了14天医学隔离后,他们终于要回归了。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刘长明一行专程来到隔离地点,迎接援沪队员回家。

  这场战斗中,我有话说

  王书凯 主管检验师 党员

  方舱实验室不能开空调,闷热环境中防护衣使行动变的笨拙,护目镜让视物不再清晰,双层橡胶手套给检验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汗流浃背。每次进仓工作长达十多个小时连续不间断,我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因为每当我想到这每一个标本后面是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个个焦虑的家庭,都会情不自禁为自己打气——加油!

  我们就是这场疫情的侦察兵,困难再大,条件再艰苦,我们也要咬牙坚持,克难攻坚,第一时间把“侦察到的情报”准确无误地传递、上报给主管部门。

  每次大汗淋漓的忙完,脱下防护服,摸着脸上口罩带来的“最美压痕”,我想这就是送给我们做好的“军功章”。

  王桢 检验师 党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进入到气膜方舱实验室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办公物品的短缺,让实验无法开展。经过与当地经信委的沟通,当天下午所有办公物品就配置到位,甚至连我们没有想到的胶带和剪刀都送来了,高效率,当天晚上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实验。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在商超休业、居民足不出户的上海,足以彰显出当地经信委对我们的重视。相信我们团结一心,上海一定能快速恢复往日的生机。“豫”子同袍,勇毅守“沪”,必胜的信心始终陪伴我左右!

  李伟 主管检验师 党员

  武汉抗疫拉响号角之际,众多医护人员逆行而上,从那时起我就在想,若有招,我必应!  而此波上海疫情来势汹汹,作为一名核酸检测的“老手”,自然第一时间报名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此次援沪之行,130万管的核酸检测报告是我们交给上海人民的答卷。于我个人,收获了专业素质的提升、来自队友的相互帮助、领队领导的关爱以及心系我们安危的大河南家乡人民的慰问! 从前期方舱实验室的建设,到核酸检测全流程工作的确立,队友们相互协作,事无巨细。我主要负责三区核酸上机及结果审核,但自从进入实验室开始便协助核收核酸标本的队友,尽快将标本转运分散至二区,摆管、编号、加样,之后再进入三区工作,以便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结束后回到酒店,我积极与队员讨论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工作节奏及表格修订,以便在下一次工作中能扬长避短。

  援沪期间,这些一件件小事就是一个个难忘的瞬间,这样的成长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岳欣 主管检验师

  援沪之最难忘的人

  王书凯老师,我们的大家长。身为党员,在上海的这段时间里,不仅要和我们一起面对每天身穿防护服长达10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还要在工作之余关注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从衣食住行到日常心态,让我们在异乡尽可能呆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即使自己有腰疼的旧疾,和牵挂的家人,也从未有过抱怨。

  还有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大家工作的时候认认真真,生活中乐观向上,在异乡团结互助度过援沪的日子。

  援沪之最难忘的事

  在异乡,吃了近一个月的盒饭之后,收获到了大河南对我们的满满宠爱。

  由家乡新郑好想你集团定向捐赠给河南援沪医疗队的物资,送到了我们每位队员的手里。胡辣汤、茄汁面……满满都是家乡味,充满了家乡人民对我们的爱与支持,鼓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我们一定不负众望,早日凯旋。

  离开上海前,核酸检测团队一起去了外滩参观。我们乘坐的那辆车的司机师傅特别友好,来回的路上为我们介绍了途经的各个有名的地点。印象最深刻的是四行仓库,回去再看《八佰》这部电影,内心满满感触。

  何其荣幸,成为这次援沪工作的一份子。人这辈子总要做件有意义的事,跟随自己内心,主动请缨,不求名逐利,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奉献,冲锋在前,护他人周全,值得我铭记一生。  生逢盛世,当不服盛世,生逢其时,必奋斗其时。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胡利 主管检验师

  4月17日,来到上海已经11天了。晚上六点来到实验室,抬眼望去火红的晚霞,停转的塔吊,准备进仓。准备去穿好防护服,和同事们一起搬着今天需要用的试剂耗材,进入了方舱。我工作的主战场在二区,主要负责加样,今天的标本量又是不少。不知不觉间已经加了有三十多板了,组长走过来说后面还有四五千标本,大家还能不能坚持,如果可以的话就不让下一组来接班了。晃了晃已经酸的抬不起来的胳膊,大家一致说没问题。夜里两点多标本终于加完了,二区的同事们抓紧时间出仓,换了身防护服,又再次进仓。接下来就是把之前加完的标本进行扫码,和已出结果的数据上报,结果复核。早上七点,终于将所有结果处理完成,打扫完卫生,出仓啦!来到休息区,大家把昨晚没吃完的晚餐放进微波炉,猛灌几口水,快扒几口饭,迫不及待的登上回酒店的班车。

  你问我在上海最难忘的是哪一天,我只想说,在上海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平淡而充实的,但每一天又都是值得我终生难忘的!

  进是晚霞,出是朝阳!中国加油!

  肖培栋 检验师

  4月18日,处理完最后一批标本出舱已经是凌晨4点半,浑身是汗的我出舱可能第一时间没有注意保暖(方舱出来还有一段路要走到休息区)回到驻地,中午起床就感觉全身紧绷,双腿不自主的开始打颤了,果不其然,一量体温已经39度了,赶快联系队长王书凯老师。

  王老师一边又让我做一次核酸检测,一边向总队反应并在工作群里借退烧药。

  鼻拭子抗原阴性结果出来后,又采集了咽拭子核酸,同时退烧药也到了。王老师忙前忙后的照顾躺在床上的我,烧开水、准备药,一遍一遍的帮我换毛巾和在后背上抹酒精。知道我吃不下东西,就和酒店老板借来生米,用热水壶煮成米粥让我喝。晚上10点烧终于退了,王老师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体温又升了起来,整个人状态更差了,王老师和总队反应后,并和当地卫健委、医院沟通,同意在发热门诊治疗。就这样,空空荡荡的长廊上,王老师跑前跑后为我忙碌着。都说生病的时候特别想家,更何况是在距家800公里的上海,王老师让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责任编辑: 方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