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新年零点后:在距离生命最近的地方守候

发布时间:2018-01-02  来源: 大众网   
2018-01-02  中原健康网   

  时光行进到2017年12月31日午夜,大部分市民都在睡梦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但在济南市北园大街247号,依旧灯火通明。事实上,任何节日在这里都是平常。

  这里,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0:28分,救护车的鸣笛刚刚停歇,急诊室外传来一阵杂乱的声音。刘林(化名)在刚刚的跨年夜宴会上因为酒精中毒被送到这里。

  为他诊治的是今年34岁的于杰滨医生,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在急诊科工作了6年,于杰滨早已习惯了夜班忙碌的生活。“夜班急诊,大部分是突发事件,虽然习惯了面对这些事故,但每一个病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我们从不忽视任何一个患者。”

  半个小时后,刘林的情绪终于平复。如果不出意外,这个酒醉的小伙经过治疗,在元旦假期结束前就能出院。

  输液的滴答声追随着时间的脚步,让这新年的第一个凌晨更加安静。

  凌晨2点20分,药房的高晓巧已经连续在岗5个多小时。她瞄了一眼发药系统,此时,她已经处理了412张药方。

  这个药房采用国内先进的发药排队系统,很多时候,患者还没走到发药窗口,药已经在窗口等待了。和药品一起等待的,还有包含药品用法、用量、特殊注意事项的“用药指导单”。

  取药间隙,她掏出手机,微信运动的步数上显示,她已经走了14000步。“只要我值班,我在朋友圈里的步数总是第一名,但他们不知道我走的路只有80平米的药房大小。”高晓巧打趣道。

  凌晨3点,善德餐厅,熬粥师傅杨吉有已经起床,他要为六点开始的早餐做准备。他负责全院3000名医护人员以及1800名病人的小米粥。

  杨吉有的小米粥,让很多病号吃出了家的味道,但没人知道,这些小米是来自安丘的有机小米。杨师傅计算,自己每天熬制的小米粥就有1吨,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3年的食用量。餐厅还精心留出小米粥中的米油,供术后病人补充营养。

  在这个餐厅,吃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健康的。在这里,每1斤菜中,只能放3克盐,把盐精确到克,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健康饮食标准。

  早上6:00,天还未亮。杨师傅的小米粥,已经准时出现在了餐厅。这个医院,共有16个厨师,28名辅助人员,服务于人群中最挑剔的肠胃。

  2018年1月1日凌晨3:28,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妙巧在产房降生了,这是2018年在这里出生的第一个宝宝。他的爸爸妈妈之所以给孩子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够心灵手巧,人生美妙。

  人们习惯把新年第一天出生的孩子叫“新年宝宝”。预计今天,会有6个“新年宝宝”在这里出生。而在过去的2017年,共有6000余个家庭在这里迎接新生命的降生。

  为妙巧接生的是助产士刘国青,5年前,她自己的儿子就在这里降生。“我们是孩子出生的第一见证人,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宝宝,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孩子和大人都平安。”

  新年和新生命一起到来,产房总是医院里最欢乐的科室,也因此,人们把助产士身份的希腊文“Doula”翻译成“导乐”。

  7:24,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开始升起。院子里的白衣天使多了起来,这是大多数医护人员的交班时间。

  上午8:00,78岁的儿科专家郝芳之准时出现在了儿科门诊,他是儿科年龄最大的大夫。30年前,他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技术,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10年前他从这里退休,又被返聘回来,每周一、周二都会来到这里准时“报到”,风雨无阻,今天过节也不例外。

  “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有多少钱不重要,当多大官不重要。都健健康康的,每天能给社会做一点事情,我就很开心。”郝芳之说。

  尽管是业界有名的老专家,但郝芳之大部分时间是在看普通儿科门诊。眼下,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儿科门诊的单日门诊量平均超过600人,根据预测,郝芳之今天要看80多个小病号。

  包含郝芳之在内,2018年的第一天上午,这所医院同时有62个大夫,在36个科室进行坐诊。

  9:00,阳光照进关节外科病房,这里常年保持23摄氏度。16岁的李政(化名)刚刚做完髋关节镜微创修复手术1天,就已经能够在主治医生殷庆丰的指导下下地活动。

  李政得的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这是见于青少年剧烈运动后的一种慢性疾病,很容易被误诊为滑膜炎。此前1个月的时间,他每爬上学校三楼的教室都会疼得满头大汗。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科就是要慢慢来,慢下来自然后面就能结实起来。”殷庆丰说。

  再过3天,李政就可以出院,他还需要在家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预计可以参加春季的体育课程。

  上午10:00,看完了上午第36个门诊患者,呼吸内科主任王伟才得以“忙里偷闲”,接听了一位“老病号”关于哮喘用药的电话问诊。

  近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呼吸系统衰竭、慢阻肺等患者大量增加,呼吸内科单日门诊量达140余人次。

  最常见的病症,也往往有着最简单的预防办法,“通过锻炼和饮食增强体质,勤洗手,适当通风,注意休息。”王伟说。

  泌尿外科护士长叶国美今天并没有安排值班。但在今天,她还是出现在了病房。她放心不下的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泌尿系统肿瘤合并造口的病人。

  叶国美是院内第一位通过“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资格认证的护士。2017年5月,她用“湿性愈合”护理一位因车祸受伤严重的80岁患者,最终将其50年未痊愈的伤口完美愈合。

  “老爷子的儿子今天早上还给我发来了新年短信,现在都能正常生活了,我也特别高兴。”叶国美说。

  护士,是医院配备人数最多的岗位,也是医院与病人打交道最多的岗位,这所医院,共有1319名护士,在病人看来他们有一张相同的面容,那就是微笑。

  在至善楼3层,49岁的水电维修工胡勤平刚刚处理完一例水管滑丝,他放弃了等待电梯,直接通过步梯去往11层手足外科,8层楼,160级台阶,他只用了1分钟。

  尽管经常在比较脏乱的环境工作,但胡师傅身穿的天蓝色工作服却十分整洁,“两套衣服交替着穿,基本上一天一洗,你看上面有山大二院的标志,我可不能给医院丢脸。”胡师傅爽朗地说。

  一上午的时间,他去不同的科室换了1个水龙头、1个排风扇、1个灯管、2个插座。他所在的医院后勤保障部,共有68人,为这所医院的基础设施保驾护航。

  水通畅了,电通畅了,犹如呼吸通畅了,血液通畅了。始终通畅的还有医院里的生化流水线。

  临近中午,600余个生化标本和肿瘤标志物样本,已经通过一条国内先进的流水线,实现自动离心、自动编号、自动检测。

  这是2017年5月份医院新上的罗氏生化流水线。在过去出一份报告需要4个小时,而现在只需要2个多小时。

  但负责标本最后结果审核、签发的聂兆超并没有感到轻松,“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钟都是给病人的,我们还是要在第一时间把报告审核完。”

  完成上午的检验,时钟已经来到12点整,聂兆超打开手机才发现,远在韩国工作的老公一早发来了新年祝福微信。

  新年第一天刚刚过半,作为全国首家通过新版评审标准的“新三甲”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驻守在泉城济南的北园大街,守护着一座城、一方百姓的健康和平安。


[责任编辑: 苏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