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讲堂】刘梅杰: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跨越百年焕发新生
健康大河南讯:欢迎收看由河南守正堂国医馆赞助播出的【非遗大讲堂】节目。五千年华夏文明,流淌着无数智慧结晶,而中医,恰似那悬壶济世的千年明灯,以望闻问切探幽析微,用草木金石调和阴阳。为了展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公众对中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联合旭正堂特别推出【非遗大讲堂】节目,与非遗传承人一起,揭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神秘面纱,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刘梅杰做客演播室,分享他的非遗传承之路。
本期要点:
问题一:中医讲究“家学渊源”,作为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您自幼在家族中接触中医,能否谈谈童年时期哪些与中医相关的经历让您对这门学问产生了浓厚兴趣??是爷爷熬药时的药香?还是家族里长辈诊脉时那种专注?让您心里埋下了这颗种子呢?
刘老师:在家族中接触中医并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源于童年时期亲眼目睹了中医神奇疗效的经历,并种下了我学习中医的萌芽。下面我就选择性的讲一下3个经历。
1.霜桑叶红糖粥治痢疾
在我童年时期,有一天,我去爷爷家,家里来了一对母子,男孩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在母亲的搀扶下显得有气无力,经过询问得知,男孩患了痢疾多日,1日拉多次,痢疾红白相间,吃药输液不见好转。爷爷给抓了一些霜桑叶,告诉患者母亲用桑叶熬面汤,面汤稠如粥,放一些红糖,3次/日。并告知其2日后复诊。患者母亲虽然质疑,但还是照做了。2天后我和家属一样如约而至,患者母亲高兴的带患者来复诊,告知患者明显好转。爷爷又给她抓了一些霜桑叶,嘱咐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经过爷爷的讲解才知霜桑叶不仅可润燥止咳,还可治痢止血,红糖补虚,面汤粥养胃,虽然似懂非懂,但也感受到中医的神奇,也产生了学习中医的思想萌芽。
2. 中药外用治烫伤
有一年夏天,在爷爷家,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约2、3岁的孩子说:“刘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吧。”,孩子哭叫不止。经过了解才知道,孩子的右手被开水烫伤了,右手及手腕处全部是水泡。爷爷把水泡挑破,放出泡液,给孩子涂上中药药液,包扎,避免孩子搔抓触碰造成二次伤害,并叮嘱患者妈妈一些注意事项,经过10多天的治疗,孩子烫伤创面全部愈合,恢复的比较好。我当时都替这个孩子疼,怕影响孩子右手的正常功能,但结果却是出乎我预料的好。
3. 鬼门十三针治神志病
我舅舅也是老中医,90年代被收录进《河南民间名医大全》,小时候有一次在我舅舅家,有一个中年女性患者,胡言乱语,听家属说是去田地干活时,经过本村的一个坟头,回来就出现了胡言乱语,可能是那个坟头的东西附到她身上了,因为其行为动作及说的事情都和那个人活着的时候一样。舅舅了解了一些病情,用针灸针在病人身上扎了几针,并且口中念念有词,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病人长出了一口气,就恢复正常,可正常交流了,我感觉特别神奇。等病人走后,我给舅舅说:“舅,你会扎鬼,那你晚上走路,鬼就怕你,就该绕着你走了。”舅舅和其他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舅舅说:“哪有什么鬼呀,那是中医的鬼门十三针,治疗癫狂情志疾病的,我扎针时说的是鬼门十三针的口诀。”虽然,懵懵懂懂的,但感觉中医怎么有这么多的东西啊,而且还有这么好的疗效。在童年时期,像这样的经历很多,正是这些经历,坚定了我学习中医的信念。
问题二:原来如此,这些丰富的童年记忆,不仅是回忆片段,更是火种,祖辈们用时间验证疗效,您在耳濡目染中萌芽,到产生兴趣,再到亲眼看到患者被中医疗法治愈,所以让您坚定的选择和学习中医。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历经160余年传承五代。在这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家族面临过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将这一疗法坚守并延续下来的?
刘老师: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从清同治到现在,在这漫长的传承岁月中,家族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但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由于家族的壮大,家族成员的增加,居住分散,个人认知不同,兴趣不同,悟性不同,传承能力不足等原因,和其他传统技术一样,面临着传承断代甚至是失传的挑战。在我爷爷那一代传承面临的什么挑战情况,不得而知;但在我父辈和我这一代就是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比如在我父亲这一代,他们兄弟4人,父亲虽然跟爷爷学了一些中医,但因种种原因未有行医;一个伯父是西医医师,其他2个都对中医不感兴趣;而我这一代只有我一个学中医的,其他的对中医同样不感兴趣;我不仅对中医感兴趣,而且对中医比较有悟性,所以这个家族传承的重任就自然的落在了我的肩上。
问题三:这种跨时代的坚守,正是非遗传承最打动人的力量,那您有没有想过未来如何把这些珍贵的家传经验,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刘老师: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像爷爷和舅舅一样当个中医,要把爷爷的中医技术传承下去,在家族的熏陶和父母的引导下我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医。但是很遗憾,爷爷因为一场意外早早的离我而去。爷爷去世后,父亲用他有限的中医知识给我讲祖传的一些特殊方法,后来又跟舅舅学习中医。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又经历了大学及研究生的系统学习,我更加感觉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家族传承的方法传承和发扬下去。为了避免这一技法传承的断代甚至是失传,我打破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开始开门收徒,以便把这一疗法更好的传承下去,延续下去。
问题四:我知道您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对祖传秘方进行改良?是临床新问题?还是受到现代医学的起发?改良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技术或者难题是什么?您又是如何克服的?
?刘老师:家族传承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家族成员在传承过程中,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需要,可以对传统技术方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在传承过程中不断的融入新的配方,使其疗效更好,更具有新的生命力,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应用祖传秘方治疗烧伤,虽然很多患者反映效果非常好,但在实践中,我发现还是有一些患者达不到我想要的临床效果,我感觉需要对祖传秘方进行一些改良,以提高有效率。对祖传秘方的改良,不仅是对家族传承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问题五:传承秘方的时候,有没有特别强调不能轻易改动的祖训?我相信您内心一定有过思想斗争。
刘老师:是的,刚才讲了对祖传秘方的改良,不仅是对家族传承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所以,在改良前,我不断的查阅典籍,翻阅祖传笔记,拜名师,访民间名医,集百家之所长,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及临床经验,对原祖传配方进行了稍微改动。使用改良后的配方,在临床应用中基本达到了我想要的临床效果,提高了临床的有效率,也扩展了临床应用范围,不仅可以治疗烧烫伤,而且可以治疗压疮。我认为对祖传秘方的改良,不是对家族传承的背叛,而是对家族传承更好的继承、延续和升华。
问题六: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在治疗烧烫伤方面有独特之处,与现代西医治疗方法相比,它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哪里?能否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刘老师:中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治疗方法,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之分,各有所长。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治疗上是以阴阳辨证为核心,以外治疗法为主的;重视局部辨证,而兼顾整体,以局部辨证的外治为主,因外治在表,而作用于内,治在皮腠而内通脏腑,治在局部而调节整体;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外治与内治相结合,并在外治方面打破无菌观念,治疗过程中无需消毒;外治上因有脓则生,无脓不长的理论,以中药外用而发挥清热解毒、煨脓长肉的作用;内治上以调节阴阳,调理脾胃为主,阴阳平衡,脾健胃和则气血足,皮肉生。
问题七:有没有通过我们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治疗的比较典型的具体的案例?
刘老师:比如下面两个烧伤病例,第一个病例是一个面部及胸部烧伤患者,第一张图片是接诊时的情况,部分皮肤脱落,有部分大小不等水泡,面部皮肤一碰就掉,也就是尼氏征阳性。家属意见不统一,有说让去这治疗,有说让去那治疗。当然,选择去哪里治疗,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治疗,这是患者及家属的权利。最后家属经过打听,还是选择留下来让我给他治疗。予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不消毒,中药直接外用,完全愈合。未留下任何疤痕,仅有部分色素沉着。
第二个烧伤患者也是一个外地的,面部烧伤,于附近医院紧急处理了一下,即来诊,第一张图片是接诊清洗后的创面情况,予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中药直接外用,不消毒,及时清除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再涂药,创面完全愈合,未留下任何疤痕,患者及家属都非常满意。
问题八:两个案例其实都属于比较严重的烧伤等级,并且都在面部,在刘氏中医烧伤疗法的助力下,患者创面愈合,并且没有留下疤痕,对于患者而言,不管是从形象上还是心理上都带来了一定慰藉。除了烧烫伤,您还擅长治疗湿疹、荨麻疹等多种疾病。在运用中医治疗这些不同病症时,又会根据病症特点做出哪些调整?
刘老师: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属于中医外科皮肤病的范围,中医外科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烧伤、皮肤病、疮疡病等等,而这些中医外科疾病,虽然大多数发于体表,局部有形可见,但与脏腑、气血、经络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辨证方法也与中医学科一样,根据中医理论,按照四诊合参、八纲辨证的原则,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发生,是各种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而这些致病因素都可引起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局部经络阻塞,气血瘀滞,瘀而化热,热盛肉腐等。在治疗上,既重视局部,也要重视整体,既要辨证,也要辨病,综合的考虑人体的正气强弱,邪正斗争的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大多是以祛邪为主的。烧伤治疗同疮疡,前面讲过经过改良后的烧伤药不仅可以治疗烧伤,而且可以治疗压疮。下面这个压疮病例就非常的典型,75岁的女性卧床患者,骶尾部压疮溃烂1年余,有黑痂覆盖,创面较深,多处治疗,效欠佳,经推荐来诊,和治疗烧伤一样,以祛邪为主,因为邪去则正安,腐肉去则新肉生。仅予中药外用,无需消毒,完全愈合。治疗过程中的这种肉芽组织,是因为患者家属涂药不均匀造成的,对于这种突出的肉芽组织,很多医生可能会采取切除的方法,但我的方法是继续涂药,因为中药既然能生之,就能消之,这就是秘方和经验。
问题九:您在郑州市中牟县中医院坐诊,在临床实践中,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病例?这些病例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对您进一步完善疗法有何启示?
刘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印象深刻的病例太多了,尤其是孩子烧伤方面的病例。比如下面这个孩子面部烫伤病例。这个女孩,2岁,奶奶在家带着,不慎被开水烫伤右面部,部分皮肤脱落,孩子的父母都是医生。奶奶非常的焦急和自责,都比较担心孩子脸上会不会留疤或者和以前不一样,影响孩子的面部外观和生活。家属带孩子也去了其他医院,也咨询了其他医生。最后找到我,孩子的父亲说:“我还是选择相信你,相信中医,就按你的方法给我们治疗吧。”奶奶在旁边焦急的说:“能不能不让她留疤,小女孩脸上留疤以后咋生活呀,都是我的错啊。”我说:“尽力而为吧。”按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治疗,不消毒,仅中药外用,治疗2周全部脱痂,创面愈合良好。家属非常满意,尤其是奶奶。1年以后孩子的右脸烫伤部位和左边完全是一样的,看不出任何烫伤的痕迹。
由于现在每个人都比较在意外在的形象,因此在治疗烧烫伤方面,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预防和减少疤痕的形成是治疗烧烫伤的宗旨,而不是单纯的让创面愈合。当然,对于一些危及生命的烧伤患者,还是以救命为主,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所以,在我治疗烧烫伤的临床中,用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尽可能的让患者少留疤甚至是不留疤,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理念。
问题十:主持人: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以救命为主,轻度的,少留疤、不留疤。作为《我是中医传承人》栏目“优秀传承人”获得者,您如何看待“传承”与“创新”在中医发展中的关系?您认为当代中医传承人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刘老师:我参加了《我是中医传承人》第一季、第三季和第四季的明星赛,均获得了最高的“优秀传承人”奖?,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以后坚持传统中医的鞭策,让我更加有信心去传承中医,坚持中医。传承和创新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中医药的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才能使中医药更好的发展。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传承不仅是对中医典籍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还应包括民间验方、家族秘方、中药炮制等方面,只有将过去的中医药宝贵财富传承下来,才能保证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的,离开中医药传承的创新犹如空中楼阁,是没有根基的。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才能不断的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当代中医传承人,天然的肩负着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任,肩负着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的重任。不忘初心,甘当使命,继续深入学习中医药经典理论,传承中医药精华,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要甘当下一代中医人的领路人,做好传、帮、带,为中医药的发展培养人才,避免一些特殊技法、秘方、验方失传而淹没于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
问题十一:听说您近期与旭正堂合作成立了非遗专家小组,能否谈谈您加入的初衷?
刘老师:非常感谢旭正堂对我的认可,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旭正堂非遗专家成员。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希望通过旭正堂及河南电视台的宣传,更好的去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传统中医外科,了解传统中医烧伤疗法,以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让一些相信中医的患者少走弯路。
问题十二: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主要以家族继承和带教方式延续,前面您提到,已经打破了“传内不传外”的传承方式,开门收徒,在当下社会,这种传承方式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您对这一疗法的传承和推广有哪些规划和举措?
刘老师:中医传承不仅是中医技术的传递,更是传统文化和前人智慧的延续。家族传承和带教传承都是对传统中医技术和文化的一种延续方式,但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家族传承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容易接受和学习,但是容易出现思想守旧僵化,不知变通;带教传承学习时间短,知识隐匿,一些知识和技巧短时间内理解不了,同时,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还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心理。学习中医是一个漫长而孤苦的过程,要耐住孤独,吃得辛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只有经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生活的沉淀,才能领悟到大医精诚的精神,做到仁心仁术,传承创新。
做传统中医外科的很少,由于烧伤的特殊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做中医烧伤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医烧伤的治疗及传承多在民间,在各级公立医院里,中医烧伤鲜有应用,而在中医外科教材里,烧伤部分的内容很少,对中医外科学中烧伤部分内容的教学大多是一掠而过,以至于很多中医外科方面的高学历、高资历人员,对于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认识,也仅停留于教材书本知识,很少见到有中医药方面的高学历、高职称、高资历人员会应用于临床,仅是以有限的教材理论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导致中医药治疗烧烫伤人才的缺失!因此,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方法,需要更广泛的去推广传承。下一步,将联合旭正堂、守正堂、河南电视台等单位进行义诊、宣传、培训,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认可,并培养一批对中医外科、中医烧伤感兴趣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愿意为中医药的发展做贡献的中医传承人。
本期嘉宾:
刘梅杰
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
郑州刘氏中医外科水火烫伤疗法学术流派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郑州市中牟县中医院坐诊
河南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
《我是中医传承人》栏目“优秀传承人”获得者
五代薪传守灼方,匠心焕彩续岐黄——刘梅杰匠心改良中医外科烫伤疗法,让百年秘方在创新中绽放济世光芒
擅长治疗:
中医药治疗烧烫伤;湿疹、荨麻疹、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痈、疖、丹毒等疮疡病;乳腺增生、乳漏等乳腺病;压疮、体表溃疡、擦挫伤、便秘、慢性肠炎等其他疾病。
刘氏中医外科烧伤疗法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历经160余年岁月沉淀,传承五代,从高祖刘国岁传至刘梅杰。主要以家族继承和带教方式延续。受家族影响,刘梅杰自幼对中医兴趣浓厚,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集百家之所长,对刘氏中医外科水火烫伤疗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扬,将这一传统中医疗法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