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肿瘤防治科普讲堂】赵可雷:肿瘤患者营养科普 饭你吃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4-05-06  来源:   
2024-05-06  中原健康网   

  健康大河南讯: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据文献报道,40%~80% 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约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肿瘤患者的营养水平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疗效、预后。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旨在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积极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肿瘤患者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多数病友及家属日常关注的头等大事。

  对此,我们特别邀请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二病区的赵可雷医生做客演播室,跟我们一起聊一聊肿瘤患者营养科普的相关知识及误区。

  主持人:首先欢迎赵医生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声招呼吧!

  嘉宾: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问题1:赵医生,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很高,您能谈一谈什么是营养不良吗?

  广义的营养不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的营养缺乏,一方面是营养过剩(例如肥胖症、代谢综合征),肿瘤患者常见的情况是前者,是指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元素缺乏,对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造成不良影响。营养不良核心的症状为一段时间内体重进行性的下降。现在自媒体非常发达,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患癌博主,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直播,随着疾病的发展,相当多的病友,形如枯槁、日渐消瘦,甚至最后出现“皮包骨头”的情况,这就是营养不良最为直观的表现。

  问题2:我们的确会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很多消瘦的肿瘤患者,那为什么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呢?赵医生。

  首先,肿瘤是一种快速增殖的细胞,生长不受机体控制,在增殖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此外,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快速的增殖过程中,会分泌一系列加快机体的代谢的激素,这些势必会引起机体额外的能量消耗。有研究表明,肿瘤异常代谢会导致机体每天额外多消耗300-400kcal热量,简单来换算,我们健康人平时一顿饭摄入的热量是500-600kcal,那么额外消耗的热量已经接近一顿饭的能量了。这种能量消耗的特点在于患者没有特别不舒适的症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癌症病友常常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的原因。

  其次,肿瘤患者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食欲减退、进食量下降,例如一些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常常因为进食梗阻、消化不良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食欲、进食和营养吸收。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因为手术、放化疗等不良反应过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进食量下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会看到一部分患癌的病友,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茶饭不思的情况出现;多方面因素相互叠加,就会引起肿瘤患者全方面的营养缺乏。从起初的体重一点点下降,到肌肉逐渐萎缩,再进一步出现恶病质,也就是所谓的“皮包骨头”的情况出现。

  问题3:肿瘤患者在发生营养不良后,会有哪些危害呢?不吃饭可以饿死肿瘤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从前面的营养不良定义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营养不良患者的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水平下降;主要是:第一,机体恢复能力减退,这会导致手术、放化疗的相关并发症增加,更加难以完成预定的抗肿瘤治疗;第二,营养不良的患者免疫力更差,会反复出现感冒、发烧、肺炎等情况;第三,营养不良患者常常出现体力下降,兴趣减退,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第四,营养不良患者,由于并发症较多,所需要的医疗花费也会更多。在2016年,一位国外学者做了这样一项研究,癌症患者当体重下降超过百分之7,死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这直观的告诉我们,营养不良所带来的更差的临床预后。因此,营养不良会带来上述如此多的危害,饿死肿瘤这个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问题4:那在日常生活中,癌症病友该如何通过自测,提早发现自己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呢?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有很多专业的评测营养状态的工具,不过患者朋友也可以在家中完成一些简单的营养评测,比如大家可以每天测量自己的体重,通过手机app或者直接进行记录,很多人都看过热辣滚烫这个电影,在电影的结尾,贾玲会把自己体重下降的过程直观的记录下来;这样呢,我们就能很容易发现在一段时间内自己的体重是否有逐渐下降的情况;此外,除了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的患者常常合并双下肢水肿、乏力、贫血、食欲减退,如果上述一个或多个症状同时存在,那么就很有可能正在面临着营养不良;我会建议这样的病友去需要咨询自己的主管医生,去做一个更加专业的营养咨询以及治疗。

  问题5:营养不良有如此多危害,那肿瘤患者应该如何吃饭,才能避免营养不良的出现呢?

  吃好饭,吃对饭,是营养治疗中的重中之重;但是营养治疗常常会有一个误区,大家更关注应该吃什么,但常常忽略应该吃多少。吃得好,吃不够,也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我首先解答应该吃什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了我们一个非常详尽的食物列表,我们常把这个列表成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它有一个重要的核心推荐,1、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2、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物、薯类、蔬菜水果、禽鱼肉、蛋奶类以及豆类等食物。3、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合理搭配。

  第二方面就是吃多少,首先是谷物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这是我们能量重要的来源,这一类食物的每天推荐摄入量是250-400g,第二类是蔬菜类,我们推荐每天摄入量为300~500g,第三类是水果,每天推荐摄入200~350g,注意一点是果汁不能替代水果,蔬菜和水果也不能互相替代;第四类是优质的蛋白质,包括鱼、禽、蛋、乳、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每日150~200g;第五类是充足的水分,1500-2000ml。其实呢,这样的量化仍然不足以告诉大家如何饮食,我们临床工作中常常会给出更为接地气的推荐,比如谷物类我们推荐:早晚餐必须保证1-2两的主食,可以是包子、馒头、稠粥,中餐2-3两主食,可以是面条或者米饭或者其他的粮食,蛋白类:我们推荐早餐要有一个鸡蛋,中餐需要2两瘦肉,晚上1两鱼或者一个鸡蛋,三餐中间加餐喝一盒纯牛奶;蔬菜类:三餐都需要有两到三种青菜,一天一到两个水果补充。如果能够达到上述的进食量,也足以说明这个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能够应付常规的饮食状态,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也会进一步下降,同时也足以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那么还会有另一种情况的出现,就是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食欲减退、进食不佳,难以达到上述的进食量的要求,也就是吃不够;那临床上我们也会根据患者的进食情况给其推荐整蛋白营养粉等特医食品摄入,此外呢,我们还会给一部分患者处方营养液的额外补充,这需要在更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进行评估后再进一步决定。

  问题6:您刚才告诉了我们肿瘤患者如何吃饭,那除了吃饭,您会推荐肿瘤患者食用“补品”吗?比如人参、虫草等。

  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是全方面的营养物质的缺乏(这包括了糖、脂肪、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而机体的各种正常功能,是依赖于正常的营养前提下的;那么因此,补充营养也应该是全方面的,这样才会起到营养治疗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营养不良的患者,能够正常的吃一餐饭,就会有巨大的补充作用;而单一的补充人参、虫草是难以达到全面营养物质补充的需求的,那么自然起不到更大的治疗价值,因此我们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会推荐全面营养物质的补充,并不推荐单一补品摄入;当然我们也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一类补品的作用,一定是在营养补充充分的前提下,才会有一定的价值。

  问题7:我们常常会看到肿瘤患者通过喝鱼汤、鸡汤补充营养,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汤虽然好喝,但并不代表营养都在汤里面。营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肉汤中主要包含的营养物质有:水,水溶性物质,如维生素C、可溶性氨基酸和少量蛋白质、脂肪,汤口味鲜香的原因来自于谷氨酰胺和油脂;以鸡汤为例,鸡肉中的蛋白质只有约10%在汤里,但汤中会有高达20%以上的脂肪,仅喝汤、不吃肉,相当于失去了90%以上的蛋白质,同时大大的增加了脂肪的摄入。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本身就容易合并食欲不佳,喝汤后所出现的营养缺口更加难以通过其他食物代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营养不良(尤其以低蛋白血症为著)、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失衡的情况出现。因此,肉汤并不是我们推荐的食品选择。

  问题8:您刚刚跟我们解答了肿瘤患者如何吃饭,那肿瘤病人需要什么忌口的东西吗?另外,我们常常听到鱼、羊肉是发物,服用这些“发物”会导致肿瘤复发吗?

  首先的大原则是,常规的日常食物,没有特别的忌口,一切食物讲究适可而止,不要因为某一种食物特别美味,而刻意增加摄入。不过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不推荐的食物列表,比如含糖饮料、深度加工食物(如何理解深度加工食物?例如我们推荐吃炒土豆丝,但我们并不推荐吃薯片)、腌制、熏烤的食物。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服用一些靶向药时需忌食西柚、杨桃,主要是避免肝脏代谢抑制导致药物蓄积。

  另外呢,发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是我们临床中最容易被提到的问题之一了;之前有学者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南方人常常会认为鱼、虾类是发物,北方人则会认为鸡、羊为发物,如果综合在一起,肉类几乎都成发物了,这其实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直至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发物能引起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盲目忌食会引起营养不良,有害无益。癌症患者恰恰需要全面的营养,鱼肉、羊肉都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只要不存在过敏的情况,都建议正常食用。

  结尾:好的,非常感谢赵医生的精彩讲解,通过以上讲解,相信广大癌症病友会更加了解营养不良的危害,以及肿瘤患者到底如何吃对、吃饱、吃好的问题,相信通过营养治疗,患者可以重新获得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早日战胜肿瘤,收获健康人生。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 卢雨禾]